本院概况

我院自1985年正式成立,如今20多年过去了, 20世纪70年代起,西藏陆续筹备组建了一批社科研究及藏学研究机构,其中,西藏社会科学院的筹建成立是西藏社科事业发展道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使自治区第一... 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我院党委书记车明怀参加“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调研活动

时间:2017-09-15 14:53:00

 2017年8月1日至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带队的调研组“唐蕃古道”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组在青海省和我区昌都、林芝、日喀则、拉萨、山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自治区有关领导批示,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车明怀研究员陪同并参与了调研组的调研活动。
    “唐蕃古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汉藏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通道,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唐蕃古道”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5省区,并延伸至尼泊尔、印度等国,全长达3000多公里,历经1300多年,古道上存留着大量光辉灿烂的历史人文遗产和美丽多彩的生态文化遗存。1984年至1985年,青海省文化厅唐蕃古道考察队分别对古道的西段(西宁至拉萨)和东段(西安至西宁)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对古道的走向和路线进行多方考证,但由于此线路历经千年之久,在西藏段的确切线路还留有许多疑点。随着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联合申遗成功,展开“唐蕃古道”文化、交通、生态综合考察和研究已迫在眉睫。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协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社会科学院开展了“唐蕃古道”这次联合申遗前期调研活动。
    8月1日至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甘肃、青海社会科学院首先对“唐蕃古道”青海段进行调研,对青海省的西宁市(唐鄯城)、湟源县北古城遗址和青海湖海心山(唐白水军城、应龙城)、共和县切吉草原(唐大非川)、玛多县(唐黄河沿岸)、扎陵湖、鄂陵湖等地进行了考察调研。与此同时,西藏社科院“唐蕃古道”调研项目组从北线经那曲地区巴青县、丁青县、索县等地,一路搜集有关“唐蕃古道”的历史信息,探寻相关文化遗迹,深入到青海玉树州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院调研组成员会合。在玉树,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唐蕃古道”通天河渡口、尕藏寺、文成公主庙等遗迹。位于称多县称文镇的尕藏寺,属于藏传佛教萨迦派寺庙,1246年萨迦班智达沿唐蕃古道赴凉州时在此落脚休整,1260年八思巴帝师在此地聚僧众万人讲经说法,后来由其弟子胆巴修建该寺,至今仍与西藏萨迦寺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寺距离通天河(唐代牦牛河)最近的渡口仅有10公里左右,是历史上萨迦班智达、八思巴、胆巴、达尼钦波桑波贝、五世达赖喇嘛由西藏前往祖国内地的必经之地,也极有可能是当年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南宋末代皇帝赵显前往西藏的落脚之地。
    8月5日至16日,调研组在我区昌都市、林芝市、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昌都,调研组参观了昌都革命展览馆、昌都博物馆、卡若遗址,考察了芒康扎国叙石刻、囊巴朗则石雕群、拉果顶摩崖石刻等一批唐代吐蕃时期的文化遗迹。在林芝,参观了尼洋阁民俗博物馆,实地考察米瑞第穆萨摩崖碑铭、工布江达洛哇傍卡摩崖造像等文化遗迹,为探寻唐蕃古道的行走线路提供了文化线索。在日喀则,调研组参观江孜宗山遗址、札什伦布寺、萨迦寺、夏鲁寺等遗迹,详细了解了唐蕃古道由我国西藏向南亚地区延伸的相关历史信息。在山南,调研组参加了2017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艺术节,考察了桑耶寺、雍布拉康、昌珠寺、藏王墓等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在山南琼结县吐蕃故都遗址、赤松德赞记功碑、赤德松赞陵墓及守墓石狮、青瓦达孜山上金城公主衣冠冢、藏王陵群等地调研,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在与历史材料的核对中初步了解了“唐蕃古道”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渊源。在拉萨,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大昭寺和唐蕃会盟碑等历史文化遗迹。
    在为期15天的调研中,调研组以“唐蕃古道”的走向和线路考察为主线,与我区各市(地)县、乡文化、文物部门开展正式、非正式的交流座谈10余次,调研组内部召开座谈会、总结会3次。这次调研工作的成果丰硕,不仅初步了解了“唐蕃古道”西藏段的相关线路,而且密切了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我院开放办院和利用合作平台宣传新西藏、传播正能量的信心。在研讨和交流中,车明怀研究员建议,希望把“唐蕃古道”路线的调研放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大背景中考察,将古道沿线的历史文化以唐代的历史年代为基点,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重点把握在这条古道上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重点把握处在边疆地区的西藏地方与历代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车明怀研究员还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书写中华文明史、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时,一定要将西藏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列入通史中,不能因为不了解西藏就将西藏的这部分历史省略掉,这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这些观点和建议得到了调研组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同,使大家对唐蕃古道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青海玉树州的调研中,我院专家学者利用已经掌握的历史信息,坚持到位于称多县的尕藏寺和通天河渡口实地调研,之后吸引兄弟社科院的众多专家学者一同前往,揭开了尕藏寺在西藏与祖国内地交往通道上的重要地位。
在考察结束后,调研组将建议中国社科院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考察要报,与国家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深度了解相关政策信息。调研组一致认为,“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应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不能以单一省区的范畴考虑,而应想国家之所想,坚持为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服务。“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要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益,不能有负面作用和后遗症。应处理好文化遗产线路保护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关系问题,避免遗产申报陷入“重申报、轻保护、重申遗、轻发展”的误区,以促进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赢两利。
    院党委委员、文献信息处处长徐文华,院办公室副主任(正县)邓大庆,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阴海燕,民族所副研究员达琼,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
 



上一篇:我院科研人员参加第五届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研讨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