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自1985年正式成立,如今20多年过去了, 20世纪70年代起,西藏陆续筹备组建了一批社科研究及藏学研究机构,其中,西藏社会科学院的筹建成立是西藏社科事业发展道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使自治区第一... 详情
《西藏研究》(汉)2017年第6期摘要
时间:2018-02-23 11:02:00
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形成的历史贡献
王少明 普布次仁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西藏工作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开创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注重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这些伟大举措是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形成提供了最为初原,经过了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重要借鉴,必须始终予以牢牢坚持。
西藏环境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以白朗县蔬菜产业为例
邓亚净 方晓玲 多庆
环境资源型产业是新时期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保障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类型。白朗县蔬菜产业的实地研究,展现了其蔬菜产业发展对于当地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运作,成效显著,亦不乏欠缺之处。该案例启示我们,在西藏发展环境资源型产业应立足自身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开发出具有高原经济特色、环境特色的商品型产业。
国内藏族史学史研究述评
刘凤强
藏族史学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藏族史学史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个案论述上,理论总结相对较少,缺乏学术争鸣,对藏文史书挖掘也不够,凡此等等都是我们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之处。
《有泰日记》驻藏部分史料价值再析
康欣平
作为一位清朝中高级官员,有泰从自身角度出发,以日记形式较为完整与真实的记载下1895—1909年间所经历的诸多事情,并发表了个人见解。《有泰日记》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可信度颇高,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而有《有泰日记》作为驻藏大臣时期的日记,尤为珍贵。利用《有泰日记》相关记载,并结合其他史料,可以纠正西藏近代政治史上的错讹说法。《有泰日记》相关记载是了解当时西藏历史、宗教、文化等的一面窗口,对了解有泰在西藏的生活史大有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时期巴塘“凤全事件”的起因及其影响
李何春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时期,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巴塘被戕杀,史称“凤全事件”,该事件的发生震惊中外,这是清末发生在巴塘境内数次事件中影响最深、性质最恶劣的一次。目前,学界对该事件的起因,已有一定的讨论,大多认为凤全强制推行限制当地寺庙僧侣人数的政策、个人的性格、藏传佛教寺庙从中作梗、巴塘百姓的仇洋情绪和巴塘处在川藏要塞等是事件的起因。这些观点,不无道理,但未能解释川边在凤全推行上述政策之前,巴塘也曾发生过多次冲突事件,却未危及官员生命。因此,笔者将“凤全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权力关系网中来考察,认为长期以来巴塘地方土司、寺庙和西藏上层保持密切联系,并形成复杂的权力关系,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朝廷对巴塘地方社会管理的“内刚外柔”政策才是事件的根本原因,其结果是朝廷下决心治理川边,推行改土归流。
对《正理门论》是否传于西藏的几点质疑
项智多杰
文章以《正理门论》在西藏的新发现及藏族学者曾学习研究《正理门论》的事实为依据,进一步澄清了学界流传的关于《正理门论》梵本曾未流传于西藏的这一误解。只有将《正理门论》梵本及《正理门论》的汉译本、《集量论》藏译本三者作一比较研究,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正理门论》的流传过程。只有通过汉、藏因明的交流、沟通、深入研究,才能找到陈那因明的最终真谛。
宁玛派密咒师的起源与发展
完麻加 周拉
藏传佛教宁玛派密咒师既是宗教人士,又是普通百姓。他们娶妻成家、生儿育女,平时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在信众受邀时为民众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依据史料和田野调查,宁玛派密咒师跨越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时期,最初是以占卜打卦的形式出现的神职人员,后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变迁,在不同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近代云南藏传佛教发展初探
邵逸舒 周润年 文厚泓
相比西藏、四川、青海与甘肃地区的藏传佛教,云南地区的藏传佛教发展相对较晚,近代是它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在:民国政府加强了对云南藏传佛教的管理,保留了清代的优待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云南迪庆藏传佛教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云南丽江地区藏传佛教进一步加强了与汉文化的联系,社会地位稳步提升;受西藏、西康等地“藏密东传”的感召,云南藏密由圣露活佛、督噶活佛等高僧首次传入昆明、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成为近代“藏密东传”最后一批进入内地的藏密力量。近代云南藏密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与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
基于拉萨藏族居民对游客消极态度的整合威胁分析
桑森垚
本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旅游人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本地居民感知旅游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影响本地居民对游客群体消极态度的形成要素。整合威胁理论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拉萨藏族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整合威胁理论的视角质性分析了形成其感知现实威胁、象征威胁、群际焦虑和消极刻板印象的次级主题,进而比较基于拉萨藏族居民身份差异的威胁感知程度差异及其应对威胁所产生消极态度的处理策略。研究结果将为减少主客冲突、促进民族和谐提供理论依据。
四川藏区人力资源与生产力层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张琪 张明善
四川藏区由于历史和传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生产力系统特殊,生产力水平低下,区域内的生产力层次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三者之间的对接不足,制约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因此,如何将四川藏区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生产力层次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机结合,研究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发挥三者之间的关联效应,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助于四川藏区各级政府解决其现实问题。
入藏旅游者餐饮感知评价研究
——以拉萨玛吉阿米餐厅为例
庞玮 陈立明
旅游餐饮与一般餐饮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以游客为主要用餐群体,同时受到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审美性、信息性等因素影响。以拉萨玛吉阿米餐厅为例,借助ROST、Ucinet和SPSS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通过高频词和社会网络分析挖掘游客的感知热点,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游客感知的核心,使用情感分析辅助验证。以期拓展旅游6要素中旅游餐饮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为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西藏唐卡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析
马 宁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唐卡经历了从神圣的宗教用品到世俗的文化产品的转变,巨大的市场使唐卡传承人数量快速增长,其培养模式也面临传统与创新的争论。依靠国家政策,采取民间教育与大学教育互为补充的培养方式,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成立由著名唐卡学校领衔的西藏唐卡行会,规范唐卡传承人的培养方式,才能使唐卡传承人成为能画、善学的复合型人才,推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建设探讨
冯 云
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已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举措和有效途径。口述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当前开展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抢救极为紧迫。从当前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出发,提出了在数字化语境下构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抢救口述文化记忆的设想,并就数据库资源的采集、存储、管理、检索与利用以及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藏棋——“久棋”源考
刘 强
藏棋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之瑰宝。“久棋”是藏棋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棋种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久棋”的行棋特点和藏族语言习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析。结果表明,“久棋”源于我国西北地区民间棋类游戏“丢方”中的“方棋”,“久棋”是藏族先民对西北“方棋”的改良,是融入独特藏族文化的棋艺游戏。将“久棋”定义为“藏族方棋”或“藏式方棋”,即符合我国棋文化发展规律,又符合民族文化认同。“久棋”是藏民族对外来文化融合、创新的典型代表,是藏文化开放、智慧的展现。
草原游牧文化的呈现与藏地故乡情结的镂刻
——评龙仁青的小说
郭茂全
龙仁青的小说是作家对草原游牧文化的诗意想象与藏地故乡命运的现代忧思,草原文化、生命意识、故乡情结是其思想内核。在农耕文化、城市文化的比照中,龙仁青书写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当代嬗变,审视着高原民众的生活样态与情感褶皱,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藏地想象的审美空间。
根敦群培的域外行游与异域书写
——以《智游佛国漫记》为中心
增宝当周
行游经历贯穿于根敦群培的一生,几乎是他所有学术视野形成的基础,其中域外行游更是对他个人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智游佛国漫记》作为根敦群培行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各地12年的体验记录,不仅是根敦群培体验感知与审思明辨之结果,也是近代西藏书写异域的典范之作,其书写方式与藏族传统异域书写策略不尽相同,呈现出了一幅新的面貌,这主要体现在他试图理解作为他者的异域进而反观自我的写作过程和认知方式及对“旧”知识的重新体认和对“新”知识的接受与传播等方面。因此,《智游佛国漫记》不仅是根敦群培崇尚理性与批判的现代写作精神的体现,更表现了近代西藏知识人的跨文化书写特征,对我们理解根敦群培的异域书写方式和藏族游记文学的文体变革及书写者的精神心态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管理团队援藏模式在西藏国企推广的建议
——以中国电建公司援助西藏天路公司为例
张传庆 赵筱丽
管理团队援藏是组团式援藏的一种新方式,是央企以高层次管理人才援助的方式,为西藏国企管理和发展带去新的管理经验,激发西藏国企活力。管理团队援藏模式与传统企业援藏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自身显著特征,在西藏国企范围内推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优化管理团队援藏模式,积极推进西藏国企开放合作,全面推动“央企入藏”,创新援藏管理团队考核方式,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以为管理团队援藏模式在西藏国企推广创造条件。
仓央嘉措诗歌新出译本三种
——兼谈诗歌复译问题
荣立宇
2014年以来,在汉语文化圈中出现了三种仓央嘉措诗歌的新译本,这些新译本构成仓央嘉措诗歌热潮在汉语文化圈中狂飙突进后的一种后续,在编排、译法、体例等方面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同时又构成诗人译诗传统的延续。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三种新出译本彰显出诗歌复译不同于一般文学文本复译的风貌,即诗无达诂与译创关联。从社会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三种新出译本则为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经典化背景下进一步世俗化提供了新的注脚。
《格萨尔》史诗1927年英译本的描述性翻译研究
弋睿仙 李萌
描述性翻译研究将翻译语境化,把翻译从简单的文字转换中解放出来,旨在通过描述实际的翻译行为及其结果发现翻译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事实。通过对艾达•泽特林1927年出版的《格斯尔汗:西藏的传说》英文本进行描述来研究影响或制约译者翻译选择背后的规范。在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框架下,从结构安排、主要内容及文本风格三方面对该版本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译者翻译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三类规范,即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进行了阐释和解析,认为社会文化大语境对史诗译者的翻译选择有重要影响,从而加深了对《格萨尔》史诗海外英译本的认识,为《格萨尔》史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张澄基译《米拉日巴十万道歌集》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
李伟超
米拉日巴道歌是藏族典籍重要的作品之一,体现了米拉日巴的智慧和思想。从上世纪中叶起,陆陆续续有多个译者对米拉日巴道歌进行了翻译,本文选择第一个全译本——张澄基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译者身份、翻译动机、翻译策略、译本特色等内容,并调查该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分析译介成功的原因,以期对藏族典籍和藏族文化“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启示。
自然保护区类社区脱贫响应及其可持续途径研究
——以川滇连片特困藏区为例
沈茂英 徐知之
自然保护区类社区具有自然资源依存度高、贫困程度深、自然资源产权虚置、遭受野生动物危害等特点。这类既是川滇藏区深度贫困乡村社区贫困的典型代表,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区和关键区。文章采用文献梳理与实证调查相结合方法,明确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类社区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讨论了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类社区的多维关系以及自然保护区类社区脱贫实践,从自然保护区地理标识产品开发、建立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基金、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设立自然保护区类科研特许制度角度实现自然保护区类社区持续脱贫和发展。
上一篇:西藏社科院英语班2018年春季开班计划
下一篇:最后一页